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主线,继续实施“三大行动纲领”,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6%和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2亿元,增长1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5亿元,增长22.4%;预计实现自营出口总额56.3亿美元,下降14.7%;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1亿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44元和14019元,实际增长9.6%和 1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6%和7.2%,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5%,工业经济企稳迹象明显,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回升7.7、4.6、2.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半数以上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尤其是“五十佳”企业增长较快,产值增幅高于全区平均5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预计增长12%。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企业突破30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上10亿元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3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全国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新能源、品牌家电、纺织服装列入首批市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鄞州创新中心、中物院“军转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全社会企业技术开发投入2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1.6%,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6家,全年获得各类专利3635件,增长142%,其中发明专利128件,增长73%;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累计拥有74件。企业转型步伐加快。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8家企业成功入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三星电气等企业上市步伐加快。雅戈尔日中纺织、欣达集团创建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博威集团等10个项目获得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补助资金4906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1.7亿元。
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5亿元,增长22.4%。新城区商圈集聚效应凸现,以万达广场为主的中心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创建成为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区,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梁祝爱情节和“和谐鄞州”欢乐城乡游系列活动,梁祝文化产业园开发启动。城乡流通网络不断完善,新建、改建村级菜市场35个,创建市级以上商业示范社区4个,新开设连锁超市17家,连锁便利店73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快。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新增294家,预计实现商务楼宇企业税收6.5亿元。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积极推进,54家试点企业实现分离。以空港物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建设加速推进,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076亿元,增长29%,首次突破10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创新“128”产业园一期开发基本完成,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39家。迪士尼互联网动漫项目落户,全年新增卡酷动画、宣逸网络等注册资金上千万元软件企业17家,累计36家,创收14.7亿元。动漫原创产业基地加速建设,动漫制作规模跃居全省第二,网游产品首次实现出口。累计引进服务外包企业69家,预计全年服务外包可实现收入8亿元。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18万吨,1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已通过市级验收,合计面积达5.9万亩,功能区内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实现全覆盖;产业化基地加快推进,“岐海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等4个生猪标准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咸祥围塘养殖基地”等8个区级以上产业基地项目通过验收,“鄞西万亩优质稻米基地”等4个市级产业化基地项目加快建设。以“百家园”为载体的休闲农业发展提速,新建、续建百家园5家,成功举办四明山樱花节等农事节庆主题活动,天宫庄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农家乐”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17万元。
(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2亿元,增长10.5%,其中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115.9亿元和29.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0.5%。青川乔庄援建工作扎实推进,19个县城重建项目开工建设,省定项目东山小区防洪堤和甬川桥完工,张家村漫水桥等30个自选项目竣工。重点工程有序推进。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联丰路延伸段、沿海中线鄞州段二期等动工建设,大嵩围涂工程、综合活动中心等加快建设,沙堰互通立交、姚江鄞东南引水等工程竣工。全年区级以上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30.8亿元,增长53.7%,区级重点工程中,文教卫、交通、水利、新村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3亿元、21亿元、3.4亿元和13.2亿元。项目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和投资控制概算,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完成42个四类项目土地报批启动,其中41个项目通过省政府确认,总用地面积3000多亩;8个项目列入省第一批需调整用地总体规划的扩大内需项目,总用地面积1280亩。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农业经济、循环经济、红色旅游、台风灾后补助等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8619万元。利用外资质量继续提升。坚持招商选资,全年合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6.8亿美元和2.7亿美元,引资结构继续改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利用外资占全区总量的96%,伊藤忠入股杉杉集团,合同外资9209万美元,并购方式成为利用外资的新趋势。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新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大功能区块”建设全面实施,成功引进宜家、奥特莱斯、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商业项目。新城区公共服务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网球中心、游泳馆即将竣工,新城区供水网与中心城区成功并网,“数字城管”系统顺利通过验收,“企业百事灵政策咨询中心”开通。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批住宅小区获国家级和市级人居环境奖,新城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优秀范例奖。小城镇创新发展。“扩权强镇”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40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镇乡,集士港卫星城发展改革试点启动。以项目开发建设为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不断强化,民生工程和道路、垃圾回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完成镇区拆旧、建新分别为130万平方米和243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流转试点,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完成旧村拆迁79万平方米、建成新村住宅115万平方米,农村供水管网和新农村电气化改造顺利完成。深化“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新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7个、环境整治村35个。全面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致富能力,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23110人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313人。实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价费优惠政策,减少建房成本3080万元。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现
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初显成效。铸造业升级工作基本完成,29家企业完成治理提高,84家转型升级,油脂化工行业整治全面完成。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明州热电脱硫工程基本建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面不断扩大。清洁生产全面推进,21家企业通过区级以上清洁生产审核。生态建设进展顺利。加大省级生态区创建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河道保洁和小流域治理,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积极推进,31个行政村65个点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进展顺利。开展“绿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新增城镇绿地43.4万平方米,新建生态公益林9000亩,创建省级生态镇4个、省市级绿化示范村30个。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明州热电厂污泥无害化项目发电运行,岐海牧场生态循环模式实现零排放目标,埃美圣龙地源节能中央空调项目和宁波开诚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继续推进,“林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等3个市级循环农业项目有序实施。
(五)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幸福民生40条”全面落实,十大实事工程基本完成。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全市首家职业见习直通车开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16万个,失业职工和被征地人员再就业率分别达到92%和95%,全区320个村、社区、居委会被评定为充分就业村、社区、居委会。城乡医保、低保接轨稳步推进,新增学生医保门诊统筹,参保农民住院医疗保险补偿率提高到53%,门诊有效医疗费补偿率提高到45%,基本实现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保障的“三个全覆盖”。文教卫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山区镇乡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加大,深入开展帮困助学,优质教育资源向学前教育延伸,等级幼儿园入学覆盖率达到80.1%,义务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成。省卫生强区创建工作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面铺开,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现。“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加速推进,“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深入开展,荣获“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称号,文艺精品创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件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3件作品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各项重要文体赛事成功举办。和谐稳定环境继续改善。全面推进“和美家园”、“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深化“平安鄞州”、“法治鄞州”建设,扎实做好国庆60周年各项安保工作,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两抢”报警案件下降48.5%,安全生产中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分别下降8%、10.3%、8.8%、22.3%。市场价格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和公开制度更加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清费减负各项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免收3709万元,惠及511万人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出口下降局面短时间难以扭转,部分中小企业经营仍较困难;房价增幅过快,民间投资积极性尚待提高;城乡居民增收难度较大,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压力加大。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精心谋划、积极应对。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和主要工作任务
2010是努力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折之年,也是我区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优化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三大行动纲领”,坚持以创新促转型,以调整促增长,以发展惠民生,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重点突破、走在前列,努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我区自身条件,按照既积极发展、又留有余地的原则,同时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衔接,建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约束目标为:
——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自营出口与2008年持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约束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经济转型主动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工业、科技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优势企业争创品牌、制订各类技术标准、申报各种专利,引导企业逐步走上从仿造到创新的发展道路。拓展和提升各类孵化器,加快鄞州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鄞州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计量仪表、新型金属材料、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与国家和省市产业振兴计划衔接,加快实施一批产业升级型、拉长型、配套型重大技改项目,大力推进设备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集聚平台建设。发挥“两园区两中心”主战场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招商引资,不断扩大产出规模。发挥望春工业园、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等邻近城区的优势,有序推动加工制造环节向外转移,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产出效益。
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升级新引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南部商务区高端企业引进力度,不断扩大总部基地优势。加快创新“128”产业园招商引资,启动三期建设,推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软件企业孵化器,建设鄞州科技信息产业园,挖掘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潜力,引导本地软件企业和优势创意企业转型发展服务外包服务。以迪士尼的互联网和动漫项目为契机,挖掘迪士尼动漫衍生消费品的潜力,大力引进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基地。支持以水木动画等为核心的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原创动漫游戏产业集聚区。依托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培育临空经济产业带。继续推进二三产分离,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加快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集聚,培育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会展培训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强化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推进联盛国际商业广场、BEST广场建设,提升万达商圈;建设奥特莱斯国际名品折扣店,推进宜家、红星美凯龙、迪卡侬等三大特色项目建设。加快镇区改造,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拓展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网络,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加强梁祝、天童、它山堰和桃源湾“四大十亿工程”旅游项目建设,打响旅游休闲基地品牌。强化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加大对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服务业专项资金管理,突出对领军性项目的扶持。改革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投融资和管理体制,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切实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旗舰型”项目。
(二)着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块建设。做好鄞州中学搬迁、鄞州二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城区中心小学、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场路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推进南部商务区工程,加快长丰等重点区块以及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杭甬高速公路通途路连接线、沿海中线鄞州段二期、河道疏浚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青川县乔庄援建工作。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引导和扩大社会资本对工业的投入,利用国家、省市政策,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积极申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跨国公司、央企、国内大型民营企业的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具备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的国内外大项目。强化项目储备和前期。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一批对全区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优化升级、社会民生项目,努力形成梯度推进、滚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储备制度。预先做好土地规划调整、土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符合立项审批、开工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加强要素服务保障。加大省、市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做好中央投资项目申报,加强国债项目管理,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制度保障,完善重点区块、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升新城区城市功能。加快万达商圈等十大特色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各项配套功能;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尽快打通一批新城区“断头路”,优化公交线网,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扩权强镇建城改革,深化集士港卫星城市试点,积极推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和资源要素集聚,促进中心镇到卫星城的转型。加强城镇核心区块和主要道路沿线拆迁,推进连线成片开发;加大新区开发力度,加快居住区、产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建设,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成区中心粮库。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区外产业基地,加快土地流转力度,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整理改建优化村居形态,深化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村庄形象改观工程。加快发展种子种苗、生态养殖、休闲观光等优质产业,加快一批休闲农业项目建设。
(四)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以建立产业链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节能降耗和企业清洁生产,强化工业循环产业链基础。积极申报并推进一批循环农业项目,构建农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广餐厨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模式,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示范站,构建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深化粘土砖瓦窑专项整治并引导新墙材行业发展,全面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绿色建筑业。以创建省级生态区为途径优化生态环境。“森林鄞州”启动建设,深入创建省级生态区。加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整治,加快工业企业搬迁、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进度,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重大科技项目与科技示范工程。做好湾底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推进鄞西污水处理厂、滨海污水处理厂建设,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覆盖面。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培育低碳经济。严把项目准入关,限制和淘汰高耗能工艺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望春工业园区国家新能源及环境友好材料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燃料等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技术和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建立低碳产业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耗。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实施“幸福民生40条”和“民生实事工程”。深化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困难弱势群体就业扶持工作,大力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做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全面推进城乡低保融合接轨。做好廉租住房扩面保障工作,推进人才公寓和新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边远镇乡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制度。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继续实施“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举办好各项文体赛事。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全国“平安区”创建,切实做好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打防控一体化,加快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启动省“文明县(市)区”创建,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大民生价格监测,加强各种收费行为监管及药品价格管理。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时期,也是一个承载希望和机遇的时期,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宁波市鄞州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草案)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09 |
2010年 |
预期
目标 |
预期
增幅% |
预计
实绩 |
增幅% |
预期
目标 |
预期
增幅% |
一、预期目标 |
|
1、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10 |
700 |
10 |
|
10 |
第一产业 |
亿元 |
|
|
25 |
4 |
|
3 |
第二产业 |
亿元 |
|
|
430 |
6 |
|
10 |
其中: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
|
|
10 |
第三产业 |
亿元 |
|
|
245 |
17 |
|
12 |
2、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8 |
302 |
10.5 |
|
8 |
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
亿元 |
|
8 |
145.1 |
8.5 |
|
8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18 |
183.5 |
22.4 |
|
15 |
5、出口总额 |
|
|
12 |
56.3 |
-14.7 |
与2008年持平 |
|
6、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2以内 |
|
2以内 |
|
2以内 |
|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6 |
28044 |
9.6 |
|
7 |
8、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
6 |
14019 |
12.7 |
|
7 |
二、约束指标 |
|
1、单位GDP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
下降4% |
|
下降5% |
|
下降4% |
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吨 |
|
下降5% |
|
下降5.6% |
|
下降4% |
3、二氧化硫排放量 |
吨 |
|
下降5% |
|
下降7.2% |
|
下降4% |
4、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以内 |
|
|
|
4以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