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人大新闻 更多>>
· 区人大机关学习四中全...10-31
·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新村...10-17
· 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09-27
· 人大代表“把脉”城市...09-06
· 区人大常委会举行半年...08-13
· 区人大常委会举行首次...08-07
· 王自强在指导集士港镇...07-30
网上公告 更多>>
· 关于召开区第十七届人...11-04
· 关于召开2014年度...10-20
· 关于对我区新村建设暨...10-13
· 鄞州区人大常委会拟任...09-22
· 关于召开区第十七届人...09-19
· 关于举行区人大常委会...09-01
· 关于召开区第十七届人...09-01
人民代表大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人大会议人民代表大会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02-22 15:31: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鄞州新闻网

2011215日在宁波市鄞州区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宁波市鄞州区区长薛维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宁波市鄞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鄞州在转型中发展、创新中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纲领”,深入落实“幸福民生40条”,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实现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区完成生产总值816.6亿元,增长12.3%,一、二、三产业增长4.1%14.2%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5.8亿元,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亿元,增长3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9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0元和15938元,实际分别增长8.3%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1.6‰,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

  一、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扎实推进重大项目会战攻坚行动,74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7亿元。切实加大工业投入,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政策支持、协调推进机制,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与活力,完成工业投资138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企业产值、销售、利润达到1788亿元、1742亿元和117亿元,增长28%25.2%27.3%。放宽服务业准入门槛,拓宽服务业投资领域,大力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产业基地、新型业态建设,完成三产投资201亿元,增长13.2%,新增服务业企业1800家、注册资本44亿元。发挥政府性投资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联丰路二期、沿海中线二期两条骨干道路以及329国道五乡段改造、34省道石段改造、五龙潭至溪口公路等工程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66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所5座,姚江鄞东南调水、皎口水库加固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选优、选强,着力推进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和“零增地”项目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新批外资企业99家,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达到8.8亿美元和4亿美元,增长29%49%,引进内资16.4亿元,增长49%。深化科技兴贸、品牌强贸战略,完善出口联动服务机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完成自营出口81亿美元,增长43%,进口增长31%,新增省市级出口名牌20个,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不断拓展“走出去”区域和领域,新办境外企业30家,完成对外经济合作经营额1.4亿美元,与衢州、成都等地的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外事、台务、侨务、海关和检验检疫工作为扩大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放大服务优势。完善经济发展政策,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实施细则,全年安排扶持资金6.1亿元,减免企业税款9.3亿元,完成出口退税57.3亿元。深化服务企业活动,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推行“一站式服务”、“在线化服务”和“家门口服务”,完善“企业百事灵”、“81890”等服务平台。努力保障用地需求,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普查,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垦造、表土利用等工作,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坚决遏制违法用地,积极清理闲置用地,报批各类用地7681亩,消化转而未供土地9400亩,利用存量用地4000亩。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政府引导资金,推进“信用村镇”创建工作,筹备组建国民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增长18%20%,新增企业贷款105亿元,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17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二、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建市级农业产业基地2个、粮食生产功能区7.6万亩,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区中心粮库投入使用,“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相结合,着力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3%45%,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到39%,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和上10亿元企业达到333家和13家。发挥都市新城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加速发展,三产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4%40.8%。区域商业中心进一步形成,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快速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亿元,增长21.4%。现代商务业初具规模,累计建成商务楼宇79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属地注册率达到69%78%。文化创意产业加快集聚,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软件企业达到54家,实现软件收入22亿元,增长48%。举办宁波台湾梁祝爱情旅游节、欢乐城乡游等活动,加强农家乐规范提升工作,旅游收入达到87亿元,增长11%

  强化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投入科技经费1.7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3亿元,占销售收入1.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行政确认中国驰名商标2个,获得授权专利6238件,其中发明专利209件,创建成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区。积极拓展资本市场,又有3家企业成功上市。完善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开展镇乡(街道)品牌工作指导站试点,筹建宁波新型金属材料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洽谈会,签约科技合作项目81项。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完成人才公寓认购工作,引进各类中高级人才1306名。

  深化平台建设。服务业“八大产业基地”逐步实现从建设招商转向出形象、出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128园区基本建成,一、二期入驻率超过93%,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动漫产量达到1.4万分钟,空港物流园区实现产值8.2亿元,大学生创业园建成开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科技孵化产业园开工建设,科技孵化器全程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天童-阿育王、它山堰、梁祝、桃源湾等旅游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两中心、两园区”综合配套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实现产出490亿元,中国南车宁波产业基地、中国绿色家电产业展览交易基地成功落户,镇乡(街道)工业区块加快形成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

  三、不断提高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城市功能。实现新城区80平方公里控规全覆盖,开展下应片区核心区块、奉化江两岸、姚江南岸等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加快修编轨道交通、快速路网、河网水系、体育设施等专项规划。城市功能区块开发扎实推进,南部商务区隆重开园,万达商圈进一步扩容,倍斯特广场完成地下通道工程,利时百货、南苑环球酒店、联盛广场一期、洛兹广场一期、“舟宿夜江”等项目建成开业,潘火、陈婆渡、慧丰、滨江、中兴河湿地等区块拆迁、招商进展良好,新城区完成拆迁103万平方米。城市公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鄞州大道东延伸段、金峨路、学士路、钱湖南路、前河南路相继建成,网球中心、游泳中心投入使用,新建城乡公交首末站4座,新开公交线路9条、优化32条。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开展无证餐饮、户外广告、门面装修和交通标志标识专项整治,完成12条内河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核心区块亮化工程。配合做好宁波东部新城、宁波国家高新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作。

  扎实推进城镇和新村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和集士港卫星城市建设,抓紧实施一批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旧街改造、新区开发项目,完成镇区拆旧144万平方米,建新272万平方米,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功能形态日益完善,完成小城镇建设三年计划。深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两改两化两完善”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理改造工程,探索示范村庄规划编制和新村住宅小区物业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加快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拆除农村旧房80万平方米,新建项目施工面积达到184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服务网络,新发展村级便利店81家,改造村级菜市场40家。深化全面小康“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新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7个、环境整治村28个,4个行政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推进欠发达村扶持工作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启动钦寸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四川青川乔庄镇援建任务。

  深入开展生态区创建活动。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切实加强有序用电、节约用电,投入节能节水改造资金2亿元,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地污染等专项整治,基本完成铸造、油脂化工等行业治理改造,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2家企业创建成为省级绿色企业,23家企业通过区级以上清洁生产审核,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26.5%5.5%。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滨海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鄞西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基本建成。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绿色殡葬,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初步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长效机制,完成河道疏浚整治467公里、河岸砌石73公里。启动建设“森林鄞州”,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绿色碳基金,新增平原绿地510万平方米、生态公益林4.1万亩,完成珍稀树种造林2084亩,古林镇、龙观乡和湾底村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市级生态村26个、省市级环保模范单位21家。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开展充分就业区创建活动,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12个,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700个,培训劳动力2万人次,困难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0%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率达到97.7%100%。建立完善企业用工需求对接机制和社会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转换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跨省转移工作。规范农村医保运行机制,农民住院、门诊医疗费补偿率提高到60%45%。率先实施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教育、医疗和临时救助力度。启动首批“扶残助残爱心镇乡”创建活动,新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111个。完善民生商品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努力减少物价上涨对居民的影响。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完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启动建设新城区保障性住房,整治老旧住宅小区14万平方米,落实农村大龄青年安置房1253套,安排宅基地建房160户。

  促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实施“轻负高效”教学,探索义务教育农村小班化、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模式,开展“学前教育示范镇乡(街道)”创建活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能力,完成中小学校舍改造21万平方米,新建扩建镇乡(街道)幼儿园9所,开办小区配套幼儿园9所,学前教育“鄞州经验”向全国推广,鄞州职教中心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宁波电大鄞州学院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制度,积极开展卫生强镇乡(街道)和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率先建成全区共享的居民医疗数据库,创建成为省首批卫生强区。实施新一轮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启动外来常住人口生育关怀工程,婚检率、优生检测率分别达到87%85%,区计生指导站迁建工程基本完工。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妇儿、青少年、红十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进“和美家园”提档升级,新增省市级文明镇(街道)3个、文明单位(村、社区)31个。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率先实施镇乡影院免票、新华书店农村连锁等文化服务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蝉联全省第一,“天天演”工程荣获全国社会文化“群星奖”,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宁波走书《“买”进“卖”出》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我区运动员荣获亚运会(亚残运会)两枚金牌。成功举办“第三届王应麟读书节”、上海世博会“鄞州文化周”和南部商务区开园庆典等活动,承办了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鄞州赛区相关比赛、全国女篮甲级联赛鄞州主场赛、第七届中俄国际象棋对抗赛和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制度推广基地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落户我区。加大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档案和区志修编工作。重视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前完成全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做好征兵、双拥工作,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

  五、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强化依法治区。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执行政府领导领办建议提案制度,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创建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实现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企业)创建活动,村务财务公开全部达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依法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行政执法投诉处理机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为目标,全面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荣获首批省级“平安林区”称号。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制定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信访总量下降6%。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校园安保措施,刑事案件发案数进一步下降。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启动实施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乡(街道)和“四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完成“十小”行业整治规范任务。建立完善公共安全基层监管体系,大力建设消防平安镇村,安全生产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

  推进政府改革创新。调整集士港卫星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下应街道、潘火管委会管理体制,成立南部商务区管委会和五龙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开展“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行行政审批联合办理和标准化服务,扩大网上审批、电子监察覆盖范围,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行政监察工作,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审计监督等办法,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预算内外资金一体化管理,推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镇乡(街道)财政规范化建设,开展“小金库”治理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启动机关“公务卡”试点工作,规范会议费、招待费等行政开支,机关公用经费、出国经费支出减少5%11%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我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行动纲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全面深化“双优”战略,深入推进“工业强区”,启动建设服务业“八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我区产业发展能力、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省首位,区域综合实力在争先进位中实现大提升、大跨越。与2005年比较,生产总值从353亿元增加到816.6亿元,年均增长13.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折合1.5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60亿元增加到185.8亿元,地方收入从28.6亿元增加到110亿元,总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位。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是前五年的2.1倍和1.5倍,自营出口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4.5%,比“十五”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实施“中提升”战略,全面开发建设“十大功能区块”,连续三年开展“城镇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新城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优秀范例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现代化新城快速崛起,五年投入建设资金700亿元,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公建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城区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40余万人。城镇和农村面貌显著改观,完成镇区拆旧375万平方米、建新732万平方米,拆除农村旧房353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居5万余套,成为全省首个新村建设规模超千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超百亿元的县(市)区。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新建改建城乡道路348公里,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1倍多,溪下水库、周公宅水库、甬新河鄞州段等重点水利工程建成使用,60万居民喝上水库水,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等级公路、通城乡公交和新农村电气化目标。生态环境趋于优化,新增平原绿地890万平方米,建成生态公益林28万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共建共享、惠民富民,高水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6%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29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开发就业岗位11万个,安排失业职工再就业3万人次,培训各类劳动力13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五年净增55万人和4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5万人、10.6万人和43万人,农民医疗费补偿率、老年人员生活补助金逐步提高。率先实施中小学十二年免费教育,90%以上义务段学校通过省标准化验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4%。投入研发资金9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4.1万人次,是前五年的4倍和1.7倍。新建改建医疗用房面积26万平方米,社区医疗机构门诊比重提高到77%,人均诊疗费用下降41%,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1.4岁。成功举办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级大奖。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7%,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下降 45%23%30%。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在过去一年以及“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我们不仅收获了在应对危机中推进转型提升的丰硕成果,而且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中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积累了在创新思路中破解发展难题的成功经验,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区多年来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进、敢为争先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社会各界人士、驻鄞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在鄞投资、经商、务工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鄞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深知,我区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尚不牢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投资增长、服务业比重等指标低于“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有待创新突破、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仍要加大力度。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民转移就业和困难群体增收难度增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居住出行等民生事业仍需加快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凸现,社会管理需要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与发展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差距,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可行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十二五”奋斗目标以及2011年政府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推进转型发展、提升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展望国内外形势,面对“后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观环境,面对“新内需时代”产业振兴、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面对“大转型时代”解决民生和社会管理难题的重大考验,我们既要看到复杂形势下的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善于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也要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增强忧患意识,善于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规划纲要(草案)》根据区委《建议》精神,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公平正义为保障,以惠民富民为根本目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统筹水平、社会综合管理、群众生活品质“四大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城乡融合、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都市新区,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总的奋斗目标是:

  ——打造现代产业之城,建设科学发展样板区。形成城市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创新驱动为支撑的内涵发展模式,全面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推进品质城区与新型镇村的互促共进,加快创业平台和创新环境的系统优化,全面增强城乡一体发展融合度。

  ——打造幸福民生之城,建设全面小康率先区。牢固确立包容共享的理念,系统构建公平正义的机制,高位提升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全面增强群众品质生活幸福感。

主要指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城市化率达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0.5%;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深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导,加快区域化大平台、集群式大产业、战略性大项目和总部型大企业建设,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文创经济“三级跳”。推进城乡统筹水平优化升级,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推进社会综合管理优化升级,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新要求,着力强化公平正义、经济秩序、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深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群众生活品质优化升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健康素质、文化素养和人居环境质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年是我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奋斗目标,按照区委“四大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开创现代化都市新区建设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1%,一、二、三产业增长3%11%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农村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弃耕抛荒治理,完成8000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完成19.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建成1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精品种植业、特色水产业、设施园艺业和农业观光业,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民等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业新技术以及信息、防疫、气象等服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创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区。着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嵩滩涂围塘、河道疏浚整治、城区河道调水、姚江堤防加固、镇域供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鄞东南沿山干河、三溪浦水库维修加固等工程,做好奉化江堤防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

  加快建设新型镇村。实施小城镇建设五年计划,坚持生态与经济相融合,就业与人居相配套,进一步加大拆迁力度,着力推进住宅新区、商贸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城镇。强化集士港卫星城市以及姜山、邱隘、咸祥、鄞江等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动开发滨海片、鄞东片、鄞南片、鄞西片和鄞西南片,实施机场路两边环境改造,加快交通干线、重要河道沿线沿岸的开发建设,推动城镇组团式、网络化发展。今年完成镇区拆旧100万平方米、建新160万平方米。以建设美丽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坚持农民自主自愿、联拆联建,在规划指导下,稳步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统筹抓好中心村培育、镇中村改造、特色村提升、高山村迁移,拆除农村旧房80万平方米,建成新村住宅100万平方米。

  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完善公共财政城乡均衡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和管理运行体制,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非农建设用地、宅基地有序流转机制。发挥中心镇、村连接城乡的节点作用,不断提升集聚承载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镇、村就业落户。继续推进城乡结对、村企结对,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公司,引导工商资本、社会力量到农村投资兴业。加强农民技能和素质培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深化全面小康“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和村改居工作,加强农村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村发展留用地新政策,鼓励村集体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等多种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边远镇乡和欠发达村加快发展。继续做好异地结对帮扶、钦寸水库移民安置等工作。

  二、不断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大力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始终坚持“工业强区”,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品牌、专利、标准、设计”四大战略,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和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作用,鼓励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以上。保持高强度工业投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力抓好一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限额以上项目工业投资100亿元。打造高素质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五十强、五十佳”企业,扶持发展科技型、潜力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和实力型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工业园区,围绕打造“城市工业综合体”,加快“两中心、两园区”产业提升、设施配套和服务创新,抓紧启动建设中国南车宁波产业基地,继续整合开发镇乡(街道)工业区块。

  提升服务经济扩张力。依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打造“八大产业基地”,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柱地位。推进万达商圈扩容升级,加快建设倍斯特、联盛、宜家等商业广场,建成奥特莱斯、四明广场、红星美凯龙、迪卡侬等商贸综合体,加强“舟宿夜江”、“银桥水阶”品牌推介,提升汽车、餐饮等特色商业街规模档次,开工建设“中华老字号”一条街。围绕发展总部经济,完善商务楼宇功能布局、产业配套和业态配置,抓好南部商务区一期入驻和二期建设,开工建设三期工程。推动网络软件、动漫游戏、研发设计等文创产业加速发展,提升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等平台的产业集聚度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波军转民科技园、科技孵化产业园,开工建设清华浪潮科技园、软件信息创意园、迪趣产业园,抓好创新128园区三期工程及后续项目建设、招商工作。发挥宁波空港功能优势和保税物流政策优势,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着力打造临空产业基地。继续抓好天童-阿育王、它山堰、梁祝、桃源湾、环球城五大旅游产业基地建设,抓紧实施城市摩尔等文化体验项目。

  提升绿色经济引导力。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积极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抓好高能耗企业用能监察和节能技改,促进落后产能关停并转。巩固铸造、油脂化工等行业治理成果,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源专项整治,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生态园区和绿色企业。加强休闲山庄、农家乐项目污染治理,深化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推进生活污水中水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深入推进“森林鄞州”建设,开展“拥抱森林、全民行动”大型绿化活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舆论宣传,开展生态镇村创建活动,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努力创建省级生态区和省级森林城区。

  三、着力打造现代都市新城区

  按照“东扩、西拓、南延、北提升”的思路,大力推进新一轮城区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品质之城。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构。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注重抓好空间、交通、产业一体化规划。优化新城区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深化奉化江两岸、姚江南岸以及天马、长丰、铜盆浦等重点区块城市设计,推进城市综合体、重要区块建筑形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题规划,着眼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抓紧编制完善快速路网、慢行系统、停车设施、指路标志、公交专用道等交通专项规划。完成集士港卫星城市、古林镇、五乡镇总规调整和控规编制工作,加快修编滨海片区控规,修编完善全区村庄布局规划,全面启动村庄建设规划。

  加快功能建设,放大城市集聚辐射效应。全面开发“十大功能区块”,加快长丰、潘火、石区块拆迁、建设和项目投运,抓好天马地块、下应东南片区开发和招商,推进鄞州钢材市场搬迁,基本完成慧丰、滨江、陈婆渡、中兴河湿地区块拆迁任务。抓紧建设市民服务中心、银行保险大楼和一批城区菜市场,建成综合活动中心以及解放南路延伸段、福明路延伸段、金达路、潘火大道等一批城市道路。强化新城区在城乡融合中的龙头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成通途路延伸段,扎实推进甬金高速连接线、福庆路南延、机场路南延三大绕城高速连接线工程建设,动工建设甬梁线改建、象山港大桥栎斜互通连接线、绕城高速五乡连接线、奉化白杜至蔡郎桥公路鄞州段、宁横公路云龙段改建等工程,做好五乡镇南北大道、古林至高桥公路、鄞县大道改建等工程前期工作,新建扩建110千伏变电所8座,开工建设500千伏和220千伏3条输电线工程。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象山港大桥连接线、绕城高速东段等工程建设工作以及宁波东部新城、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作。

  搭建智慧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树立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管理理念,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推进“数字规划”、“数字城管”、“数字房产”等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水平。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整治,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加大城市交通、市容环境、餐饮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市场体系,完成城市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进一步美化城市景观形象,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推进城市建筑精品化、商业设计艺术化、公共空间园林化、各种管线隐蔽化,实施灯光亮化改造升级工程。强化镇乡(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职能,着力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品牌物业。结合推进社保卡、市民卡建设,推行公共服务缴费“一卡通”。

  四、积极开辟科学发展新路子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突破体制机制瓶颈。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经济融合互动,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抓好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完善低效土地开发利用机制、闲置土地退出机制、亩均效益考核机制,加强土地出让和储备,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着力推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尽快开办村镇银行。完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探索柔性人才智力合作机制和人才开发服务外包机制,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合作、智力入股等形式来鄞州开展智力服务,加快教授(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开展“才领鄞州”引才引智活动,着力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稳步推进政府大部制改革,深化镇乡综合改革,继续抓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改革。建立行政审批会审会办制度,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基层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发挥投资对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带动和促进社会投资,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合理增长。加强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责任管理机制。抓住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快培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有序推进城市、城镇商贸综合体建设,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举办好第三届“商赢鄞州”商贸节庆活动。

  推进对外对内开放。深入实施外贸“树强扶优”战略,引进培育总部型外贸企业和外贸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境内外市场、培育出口品牌、建立营销网络,不断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鼓励进口重要原材料和先进装备。全力推进招商选资,不断提高引资实效,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努力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行“零增地”招商模式,加强楼宇招商、厂房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引导外资以参股、并购、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民营企业改组改造,加快企业境外上市步伐。坚持“跳出鄞州、发展鄞州”,支持实力企业赴境外开展投资合作、企业并购、工程承包,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地的产业合作。

  五、深入创建文明和谐新鄞州

  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营造社会法治环境。加强信访法制化建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效能。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抓好法制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律服务和援助。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完善基层自治制度,重视建设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继续推行村务、厂务公开。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外事、侨务、台务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化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深入创建全国“平安区”。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推进社会动态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着力缓解警力不足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做好校园安保、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社区矫正等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健全物价补贴机制,保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挂牌督办机制,继续推进消防平安镇村建设,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守法和诚信敬业,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弘扬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加强鄞州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实施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启动创建文明街区,做好省示范文明城区复评工作,配合宁波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深入实施“天天演”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完成“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争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动发展。加快区志修编工作,积极创作文艺精品。探索博物馆数字化管理,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建成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扩建工程。举办好第六届梁祝爱情节和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活动。

  六、努力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积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普惠化、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岗位开发和职业技能培训,突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高标准建成充分就业区。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加快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惠民富民政策,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探索完善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接轨。加大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力度,健全临时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推进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和残疾人阳光家园建设。启动改造建设镇村老年乐园,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全面推行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完善住房供给保障体系,开发高品质商品住宅,多渠道建设保障性住房,将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能力。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资源统筹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积极创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坚持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深入推进“学前教育示范镇乡(街道)”创建工作,抓紧建设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居)幼儿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加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建设。推动城区、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山区辐射,完善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培养机制,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扶持力度,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好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和精品专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发展关爱融合的特殊教育,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点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鄞州”。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药品供应保障和医疗费用定额管理,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做好区妇儿医院建设前期工作,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建设,深化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符合医改方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加大卫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强化医技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智慧健康保障系统。积极防治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完善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优生健康检查,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发展红十字事业,加强妇儿、青少年、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承办好全国女篮甲级联赛鄞州主场赛、全国职业围棋个人赛、全国俱乐部花样滑冰挑战赛、世界男子国际象棋锦标赛、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和国际男子网球挑战赛。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开工建设新城区中心小学和鄞州中学迁建工程,新建扩建中心级幼儿园10所、村级幼儿园12所。2、开工建设鄞州第二医院二期工程,新建改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700个,培训各类劳动力1.5万人次。4、把农民住院、门诊医疗费补偿率提高到63%60%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各6万平方米,整治改造老旧住宅小区4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镇级老年乐园8家、村级老年乐园5家,完成“星光老年之家”建设任务。6、实施燃煤锅炉淘汰三年计划,今年完成新城区33平方公里范围淘汰任务。7、新增平原绿地500万平方米,完成珍稀树种造林2000亩。8、基本建成鄞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启动建设配套污水主干管网以及各镇乡(街道)收集系统管网,加强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运行管理,高标准完成新城区12条内河整治工作。9、动工建设新城区快速路网和公交综合枢纽场站,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50公里。10、实施农用低压电力线路改造三年计划,今年完成试点镇乡(街道)改造任务。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坚持科学理政。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发展氛围,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趋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经常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政府工作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发展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愿望。加快建设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设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基本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和备案程序,健全行政复议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促进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坚持从严治政。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摆正人民公仆位置,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高度重视和认真回应人民诉求,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祉。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管理监督,引导公务员更多地到基层锻炼,不断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重大事项督办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坚持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强化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依法严惩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公共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深化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努力建设高效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以坚定的信心和扎实的工作创造新的业绩,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您好,欢迎您访问本网站!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